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霍童线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公历四月二十日,时逢谷雨),是海上女神林默娘(又称妈祖,宁德人称其为妈婶婆)诞辰1046年的纪念日,蕉城区举办了大型民俗文化踩街活动。整座城市万人空巷,人群如潮水般全涌上了街。
  这无疑是一场精彩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有将孩童扛在肩上表演的肩头坪、有表现古代神话故事的大型铁技、有戚继光抗倭留下的拽石、有数十人抽拉表演的线狮、有面目狰狞动作夸张的傩舞、有秀气柔美典雅大方的车伞,还有彩灯队、腰鼓队、锣钹队,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其中的线狮在今年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成为宁德市五个入选项目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畲族民间音乐、畲族小说歌、北路戏、四平戏)。
  舞狮历来是我国民间极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古时以狮子为吉祥如意的化身,舞瑞狮祈求太平。但在艺术创造和表演上却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独特风格,如北京的“高家店单狮”、湖南的“武打狮”、河北的“保定双狮”、四川的“高台狮”、安徽的“青狮”、广东的“醒狮”、江西的“板凳狮”、福建的“线狮”等。
  所谓“福建线狮”指的是宁德市的“霍童线狮舞”(亦称抽狮舞),其由当地儿童玩具演变而成。
  原先民间老艺人为儿孙做纸扎狮子,以家中椅子为架,牵动线使狮子跳跃为乐,以后民间艺人为赶赛会,由此别出心裁在原纸扎狮子的基础上,发展为大型线狮舞。“线狮舞”有雄狮、雌狮的“双狮舞”;有母狮、仔狮的“大小狮舞”;还有群狮的“群狮舞”。狮子的造型与白居易咏《西凉伎》诗中描写的狮子很契合,“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大狮身长约一米五,高一米,小狮身长约八十公分,高五十公分。狮头、狮身、狮尾、狮脚都吊在绳上挂在木架上。原先,由数人抬着,边走边抽绳表演,后改为车拉,如今又发展成能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配己幕景、照明。
  舞狮分为“文狮”、“武狮”两种,“文狮”重于表情,“武狮”精于技巧,而“霍童线狮”则是“文武狮”,做工、武打兼备。“线狮舞”中的狮子具有活泼的神态,如:缘柱、出洞、钻穴、登山、下岭、飞岩等动作设计刻划得极为细致准确。双狮合舞,注重表现狮子亲情嬉戏的动作,包括坐立、蹲卧、搔首、舐毛、伸足、依偎,舞得惟妙惟肖。母子狮互相追逐、逗引、顾盼、亲呢,显得那么地诙谐、轻巧。狮子抢绣球,更是舞狮的高潮,在前方挂一彩球,亦用线拉。狮子对绣球时而翘首仰望,时而俯首匍匐,时而纵身翻腾。而表演的抢球、啃球、踏球、传球、失球、寻球、趴球等动作层次分明,变化有致,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最为壮观的则当数表现雄狮的威武了,在大锣大鼓大钹的配合下,摆开阵势,演出了一场蔚为壮观的武戏。诸如反扑、跳跃、蹦闯、翻滚、回旋、怒吼、震栗都表现出英勇刚毅、威武雄壮的气势。
  舞狮过去一般是由三人组成,一个舞狮头,一个舞狮尾,一个舞绣球。“线狮”则与“提线木偶”有某些相似之处,靠拉绳间接操作,把“死狮”抽拉成“活狮”。一只狮子五十余斤重,操作绳有小指头那么粗,这就要求抽狮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腰功、腿劲以及过人的臂力。“双狮”、“群狮”抽绳多达十几二十条,由数人乃至十余人操纵。抽狮线者不但能左右开弓,在急骤时还会以口、脚、腰等部位配合控绳,这都需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协调的默契配合。
  霍童线狮舞不仅为本地群众所喜爱,而且作为本省一种民间艺术也得到各级文艺部门的青睐。1958年,霍童线狮舞应邀在福建省群众文艺汇演中首次亮相,立即轰动了省城。1989年,在福建省首届艺术节期间,霍童线狮再度进榕,为艺术节增添了鲜艳的光彩。之后,又多次应邀前往香港、澳门等地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古老而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9-20 17:41 , Processed in 0.0965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