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创新——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发展以及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这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如何。作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注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介绍陶行知的文章和他的名言录,深刻地感知着陶行知的伟大教育思想,体会颇深。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了他的一整套思路。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对于创造教育的作用,陶行知坦诚地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学生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小孩子是有力量的。只要加入到孩子生活中去,便会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创造对小学生而言,只是指创造的结果是别人已有,而对本人是前所未有的、有意义的新发现。创新意识必须从小培养。作为教师应确信:一般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潜能。如何去挖掘这潜在的能力呢?如,我在作文教学时,就时时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习作时,我将作文题目改为《一件       的事》,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上中心词。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填“高兴”的,有填“委屈”的,也有填“后悔”的。这时,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将这个作文题目改为《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      》更合适。”我听了,不觉为他的提议而叫好。这个题目,不仅将难忘表现了出来,还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这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
     二、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尊心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挫伤了自尊心,失去了自信心,也就要丧失了“超常”的思维能力。而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正是学生好奇心与自信心充分表现的“温床”。我在教学中总是深入学生之中,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做一个引导学生探究真理的导师。在教学中,学生发表意见时我认真听;当学生的意见正确时,我给予肯定;当学生犹豫不定时,我给予鼓励;当学生意见错误时,我不及时否定,而是让其他同学补充意见,从而使有错误的学生从同学那里明确正确的东西,学生没有心理压力,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
     三、学生的学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即教学生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但能让我们加深理解江泽民同志的创新精神,而且对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深刻地去体会它的内涵,并指导自己的工作,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11-10 00:29 , Processed in 0.07687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