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 发表于 2020-10-27 17:47:06

大亚湾: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产业动能

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公示》名单,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七部生产监督高东斌入选全国劳动模范。高东斌是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惠州市高东斌催化重整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他32年如一日,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守生产一线,为中国海油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去年开展的“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大亚湾”调研活动指出,由于没有专业化工学院,大亚湾高端人才和一线优秀产业工人缺口还很大。有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万元月薪难招到一线蓝领工人,“不缺订单,就缺人才”成为大亚湾很多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在大亚湾扎根?大亚湾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从企业主动作为到区总工会等职能部门积极帮扶,通过开展技能提升、扩宽培训渠道、解决生活刚需、保障工人权益等,厚植产业土壤,让人才遍地开花。


发展有平台



创新工作室培养知识型 技能型创新型职工
新入职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的大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个“功课”,那就是接受师傅的提问。师傅提出一个与实际操作相关的问题,新员工通过查阅《操作规程》《技术问答》或到现场查流程寻找答案。“每日一题”是惠州石化“师带徒”技能提升活动的一个缩影。
“有师傅作为带路人,学什么内容和怎么学都有了明确的实践指引,工人成长得很快。”高东斌既是中海油的催化重整技能大师,又是企业的“金牌导师”,他带领的班组成员中,2人获评公司“技术标兵”,1人获聘惠州市首席技师,5人获评高级技师,2人获评技师。
“师带徒”是促进年轻工匠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除了传承一种技能,更是传承一种理念和精神。“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一种乐趣、一项爱好去做,你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力量、一种动力。”高东斌的经历生动演绎了他的这条座右铭。
2007年,高东斌离开生活工作了38年的辽宁锦州,只身来到大亚湾,只为亲身参加一回千万吨级规模的炼厂建设。2017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高东斌催化重整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成立。高东斌利用大师工作室,通过领导项目、导师带徒,协助企业培养了一支肯钻研、素质高、技艺精的高技能人才。最终,惠州炼化二期项目重整人员全部实现内部培养,无一外招。工作室各小组人员解决生产难题、提出技改技措、优化操作方案,累计完成创新课题64项,成绩斐然。
在“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惠州市金牌工人、中国电子电路行业高级工程师、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工程师唐宏华看来,除了“师带徒”制度,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也为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起到了促进作用。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金百泽鼓励基层职工创新的方式。工作室以服务生产现场、促进生产现场顺利生产为目标,通过团队管理、创新立项、学习研讨、联合攻关、梯队帮带、成果激励等工作机制,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
据了解,唐宏华带领电子电路特种工艺研发团队组建的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大部分共事十年以上,人员稳定性的背后源于团队之间日积月累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在技术攻关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伴随着辛酸和曲折,有压力也有动力,推动团队并肩作战,不断突破创新。”唐宏华对此深有感触,在开发高多层软板刚挠结合板项目时,面对远超现有工艺能力的产品工艺需求,他和团队成员顶住压力,接连攻克多个复杂的加工技术难题,最后成功实现。
大亚湾区群团工作部副部长、区总工会主席刘焕斌坦言,近年来,大亚湾各级各部门对产业工人的队伍建设、素质提升愈加重视,已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产业工人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进行有效探索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结出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的硕果。

成长有路径



“递进式”培训助力产业工人职业进阶
经过30余年发展,大亚湾形成以石化、汽车、电子信息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东翼的石化区已落户项目91宗,总投资约2300亿元,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西翼的新兴产业园区已汇聚100多宗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截至2019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元,电子信息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产业不断发展,带来了产业工人的集聚。
“以人为本,对产业工人最大的关怀就是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有技术才有安身立命的安全感。”惠州石化人力资源部人事、鉴定岗位经理魏峰说,惠州石化通过构建“递进式”技能操作岗位达标培训体系,在操作人才培养方法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实现了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过程系统化、标准化、可追溯化,技能人才培养成才高效有序。
据了解,惠州石化现有员工2400多人,考虑到不同工种间的差异性,构建这套体系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大量岗位调研,听取了基层部门管理、技术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人的意见,让一线工人全程参与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岗位达标手册编写。在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各项激励政策时,人力资源部门多方听取意见,切实做到政策符合实际,能够落地,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技师认定报名资格条件,以往没有强制要求内操的工作经验,我们与部门及一线工人进行详细交流后,一致认为内操工作经验非常重要,随后我们马上对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定制度进行修订,将这一指标纳入技师申报的条件。”魏峰说,公司在递进式岗位培训法的基础上,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构建了岗位达标培训体系,针对岗位制定标准,通过考核、评定或鉴定等方式,对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进行全面评价。培训目标、标准明确,培训内容全覆盖、与生产操作紧密贴合,培训形式多样,培训考核更科学,让产业工人对自己的职业进阶道路更加明晰,同时辅以相应的培训和指引,让产业工人每上一个台阶都走得坚定而从容。
走进金百泽总部五楼,一个宽敞明亮又充满科技时尚感的空间映入眼帘,秉行励学、敦行、致知为校训的硬见理工学院就设立在此。据悉,硬见理工学院由国家级众创空间DYWorks云创工场投资建立,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电子产业工程师,立足于打造中国首家电子产业创新教育学院,成为创新型校企合作基地和职业培训基地。
“硬见理工学院让有志于深耕电子行业的产业工人拥有全方位技能提升的平台。”金百泽人才管理方面负责人叶湘明介绍道,公司一直致力于特色电子电路服务,多年的发展,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电子电路技能人才,硬见理工学院的建立可以将金百泽先进的技术培训经验输送出去,成为高素质电子工程人才的摇篮。
生活有温暖



53000张消费券给职工实打实优惠
最近,在大亚湾区工作的职工们消费有了“新潮流”,打开“惠职工”APP领取大亚湾区工会会员消费券,在大亚湾上百家店都能使用。“消费券实在是太优惠了,这顿饭原价129元,用了一张40元消费券,一家三口吃饭只花了89元。”在大亚湾工作的牟女士兴奋地说。
据了解,区总工会自开展消费券项目以来,共吸引68080名职工实名申请加入工会,累计发放了53000张消费券,让职工们享受到了实打实的优惠。除了会员消费券,“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作为区总工会的四大品牌项目也受到了一线产业工人们的连连好评。
“我们的项目按照季节推进,每一个节点都对应工人最实际的需求。”刘焕斌介绍道,以今年为例,春季是求职高峰期,区总工会充分利用“大亚湾工会”微信公众号和“全总就业服务平台”“惠求职”小程序,根据用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夏季暑气逼人,区总工会投入12.4万元为31家企业和抗疫单位送上凉茶、水果等物资,切实维护广大工人群体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秋天升学季,区总工会资助了13名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发放助学资金6.5万元,让他们实现大学梦。冬季开展系列基层慰问活动,对困难职工代表进行走访,发放慰问品,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工会的关爱与温暖。
每年暑假期间,区总工会便下发“金秋助学”活动通知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们通过基层工会层层申报,打造助学帮学的“绿色通道”。
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职工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得到了重视。2020年至今,区总工会举办了专题文艺晚会、迎春团圆晚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亲子教育与家庭关系知识讲座、花艺讲座、金融知识公益讲座、普法讲座、急救技能培训讲座、瑜伽培训班、舞蹈培训班、趣味创意油画DIY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单身青年职工联谊活动等达30余场。

权益有保障



14名法律顾问结对帮扶33家企业
“以人为本”既体现在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上,又体现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上。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区总工会确立以权益保障为导向的工作思路,旗帜鲜明地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经济权益。
区总工会积极落实维稳维权信息员工作制度,发挥工会维稳维权信息员作用,由企业工会干部担任信息员,通过建立百名信息员交流群,收集全区企业劳资纠纷信息,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
区总工会工作人员黎小燕说,工会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的基本要求,一旦收到工人的申诉请求,便有专人跟进处理。
今年以来全区共发现并处理劳资纠纷案件26宗,目前已成功调处26宗,调解率100%。另外,区总工会加强对企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加大调处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维权维稳专项检查活动,今年来共开展3次专项排查活动,深入排查472家次企业,涉及劳动者18.32万人。目前,区总工会组织了大亚湾区14名工会法律顾问,结对帮扶全区33家企业及3个街道总工会。
截至目前,区总工会举办了10场“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宣传活动及普法讲座,为辖区3000多名职工提供了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及民法典等方面的内容和法律咨询服务,增强职工法治观念,提高维权能力。
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关键要不断增强职工抵御风险能力。区总工会大力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共1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051人次参保,参保金额约为29.3万元,29人次职工获得理赔近4万元,在减轻大亚湾区患病职工医疗负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亚湾: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产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