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123321dd 发表于 2015-6-12 11:23:06

“海纳英才”计划助大亚湾腾飞

   
  去年11月,2010年国家级“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同济大学教授弭永利带领的团队在国内先后考察了多个地区之后,还是决定将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的开发与生产项目”生产研发基地落户在大亚湾。

  “大亚湾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工作思路,积极建设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打造区域人才品牌。”大亚湾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詹星介绍,近年来,该区着力推进“海纳英才”计划、对“建功大亚湾”杰出人才实施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累计投资7亿元着力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等举措,吸引了一批“金凤凰”,在带来人才工作的新气息、新气象的同时,为大亚湾的腾飞聚集了雄厚的人才资源。

  ◎高端人才聚集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花落”大亚湾
  求贤若渴。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大亚湾对人才的期盼。

  为招徕“金凤凰”,该区先后出台《大亚湾区关于引进和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大亚湾区孵化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大亚湾区“双十双百”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建功大亚湾”杰出人才奖评选办法》等政策,从科研经费、创业扶持、特殊津贴、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实施全方位优惠。

  “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前景广阔,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创业氛围浓郁。”在详细了解了大亚湾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并参观考察了科技创新园、加速器后,弭教授团队当即决定将高端精细化工“离子液体的开发与生产项目”落户大亚湾进行研发孵化及产业化。

  和“高、大、上”的弭教授团队相比,从新加坡学成归来的80后博士后刘洪均,对大亚湾助人才创新创业、贴心打造个性化人才服务相关政策和服务竖起了大拇指:“对于我们这些回国计划干一番事业的留学生而言,支持、鼓励、重视便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也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动力。”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4959人,总量占人口总量的22%。其中全区登记在册的高级人才89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两院院士(兼职)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正高级职称人才24人,博士学位人才40人。
  “人才结构持续改善。”詹星介绍,随着一系列举措实事,该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改善,平均年龄方面趋于年轻化,从2011年人才平均年龄41岁到目前37岁;学历层次方面趋于高端化,近年来引进的人才中,具有博士学历的越来越多;工作经历方面趋于多元化;引进的人才工作经历呈现多元化特点,在跨国公司、交叉领域,具有复合工作经历的人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特色人才理念

  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待遇好留住一阵子,舞台好留住一辈子。

  同样是80后海归博士、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CEO叶伟平2011年来到大亚湾科创园创业,他先后考察了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最后选择落户惠州,看中的是大亚湾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人才及产业扶持政策细致给力。

  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思路,搭建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注重为人才铺就用武之地,促进人才扎根当地、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大亚湾搭建平台留人的新举措。

  根据大亚湾发展的新形势,为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区在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载体方面进行大手笔投入,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完善了科创园及为园区企业产业化配套的石化区加速器、博士后实习基地等载体建设。

  与此同时,自2011年开始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区人才投入从2011年的3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500余万元。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

  “平台搭建好了,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来大亚湾发展,才能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促进大亚湾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大惠州研究院院长纪红兵介绍,经过4年发展,中大惠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拥有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美国专利1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随着平台的搭建完善,人才聚集的效应逐步显现。截至2014年12月,大亚湾科技创新园已累计引进研发机构、总部经济、孵化企业、中介机构共60家,其中孵化企业32家;科研机构已组建9个研发团队40余人;园区企业共获国家、省、市、区各级立项72项、扶持资金6048万元。

  ◎人才效益提升
  科创园10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带动社会投资6000万元

  “人才的聚集对企业创新带来的成效异常明显。”惠州中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庆金说。借着大亚湾区推动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契机,该公司与中大惠州研究院合作共建绿色溶剂工程技术中心,高校雄厚的技术、科研资源和人才队伍优势可有效弥补企业短板,让企业轻装上阵。

  在大亚湾,人才引领带动经济发展发挥的效益不断提升。以惠州炼化为例,在建设初期,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难题。惠州炼化吸引聚集了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全日制博士6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人才58人和其他技能人才共500多人。正是这一大批汇集高层次石化人才,为打造国际一流精品炼厂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保障。2014年惠州炼化缴纳税费138亿元,连续3年位居广东纳税百强之首,为地方财政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带动下,全区先后培育和引进了电动汽车铁电池、比亚迪LED、宝明精工触摸屏、信立泰药业、健和光电等40多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涉及投资总额200多亿元,项目投产后工业总产值将达300多亿元。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许晖

草地,沙滩 发表于 2015-6-15 15:31:53

有人才,才能上档次!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纳英才”计划助大亚湾腾飞